IQC的英文全稱為:Incoming Quality Control,意思為來料質量控製。
目前IQC的側重點在來料質量檢驗上,來料質量控製的功能較弱。IQC的工作方向是從被動檢驗轉變到主動控製,將質量控製前移,把質量問題發現在最前端,減少質量成本,達到有效控製,並協助供應商提高內部質量控製水平。
來料加工時對來料質量如何控製?這8個錯誤千萬別犯!
1 . 我以為
當檢驗員未做到把關的職責時,問其失控原因,總會在開始時說“我以為…….”做Q的人不應該說“我以為”當你在說“我以為”時,你就開始在為自己的過錯找理由,找借口了。找了借口之後還會再犯。
再者,若遇到問題不能確認時,應先向上級谘詢、確認。因此,我要求我的員工在犯錯誤後,不能說“我以為”我要想知道的隻是導致這次未檢出的原因及下次檢驗時你要怎麽做,才能把好關。
多一事,不如少一事;這次就算了,基本上,所有的檢驗員都不喜歡開不良報告,因為開了不良報告後,要拿著不良品找這個上司簽字,那個上司簽字,還要通知采購;供應商來重工時還要對重工方式確認,重工完後還要重新按照標準抽驗。等等,拒收一批,比正常檢驗三批的時間還多。
所以,很多時候,檢驗員在抽到不良品數少的情況下,但不良數已達到了AQL拒收的標準,仍然貼合格標簽上線。這是不對的,之前我帶的檢驗員,基本上,每個新的檢驗員都要吃一次這樣的虧:在檢驗的時候隻發現了幾個不良品,結果在生產過程中,不良品批量地爆發,導致生產停線等現象發生。所以,當抽檢達到AQL的拒收水準,一定要開單,拒收。
這是老檢驗員常犯的毛病,很慶幸,檢驗員能夠對工作進行終結,知道檢驗重點,但方法不對。
一直不出問題的,可少檢,但不可免檢,至少應該檢查外箱標識、拿一個產品來作全麵檢查。通常,針對不出問題的產品,第一箱和尾數箱必須要檢。這樣,至少能保證物料不會出現批量性的問題。
這個廠商(班長)跟我關係不錯,昨天還給我買了水喝,還給我煙抽;這次不良就算了,PASS。這是檢驗員的大忌,一般公司都會發生。就因為給朋友麵子,結果把自己陷進去了。
當你放了這批不良造成客戶驗貨時退貨、造成生產線困擾,那麽,上級領導第一先問的就是你是怎麽檢驗的,為什麽這個問題都看不到?就因為一個麵子問題,造成公司損失,是不可取的。
采購、業務、技術部、生產說這個可以放,於是我就放了,要知道,檢驗員的檢驗依據就是檢驗標準,檢驗標準有圖紙、承認書、檢驗標準書、樣品等等;若發現與標準不符時,你應該是給你的上級確認。而非其他部門說了可以就可以。
當物料造成生產困擾,其他部門隻會問檢驗員是怎麽檢的,不會去責怪其他部門的人。不合格的結果隻有檢驗員承擔。
所以,檢驗員若發現不良時,判定結果隻能聽從直接上司的,而上司改判允收時,也需在不良報告上注明改判原因。
因為物料是急料,采購、生產部的都在催,所以,該有的檢驗項目還有幾項沒有檢,覺得應該沒有問題;貼上PASS標簽上線。
急料部分通常都是采購一個一個電話催供應商快生產,采購隻要能在規定時間內把貨催過來,其它的品質問題都不管的,供應商為了能正常交貨,拚命趕貨,生產出來的物料品質會好到哪裏去呢?越是急料就越要仔細地檢查。通常急料更容易出現品質問題。
當采購或其他相關單位人員催促檢驗員趕快檢驗時,要求他們到規定區域去等,檢驗員應該按照要求將所有的檢驗步驟檢完。確認沒有不良才可放給生產線生產。若檢驗過程中發現不良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理。
在檢驗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不良現象A,開單後,經處理(重工、特采等)上線生產後又發現了不良B檢驗員都按照檢驗程序進行檢驗,一般檢驗順序為包裝、外觀、機構尺寸、性能檢查。
有很多時候,當檢驗員發現了一項不良,則該檢驗員很高興,停止檢驗,馬上開具不合格報告。這個在以前的質量管理工作中,吃了不少的虧,當檢驗員檢驗到外觀不良(刮傷);因急於生產,采購特采上線生產過程中,發現了另外個問題:尺寸問題,無法組裝…….
檢驗過程中,發現了不良;經供應商或生產重工後,應該沒有什麽問題了,少檢或直接PASS。有很多時候,供應商派出的重工人員工作並不認真,想早點回去,或重工過後出去玩玩,結果,有很多物料看都不看,有些箱都沒開放在中間。
而檢驗員去檢驗時,以為供應商全部重工完成,象征性地抽檢一下,就貼PASS,讓供應商的人走了,結果上線後仍然遭到生產投訴,來料不良……
因此,針對供應商重工後的產品,檢驗員也應該按照檢驗要求對物料重新檢驗,當檢驗到不良後,要求供應商重新重工,直至檢驗合格為止。對重工人員切不可相信。

9、不及時開單
發現不良後,采購說,這個問題我叫供應商過來重工就好了,就不要開單了。開單麻煩。
當出現這類現象時檢驗員通常都願意幫這個忙,和采購將問題壓下去,結果供應商處理不及時,導致生產線沒有物料停線的情況都有,有的物料進料已三天,還未簽單等等。上級不知道的情況下,視為檢驗員未檢驗;就會說檢驗員的時效性問題。
因此,檢驗員在檢驗到不良後,應該及時開單。
10、特采後遺症
這個問題上次開單都被改判、特采了,這次就不開了,直接貼PASS。
有時候,因物料急於上線,會出現很多改判情況,導致檢驗員誤以為此現象可以接收。第二次檢驗時發現有同樣問題,就不開單了,上線後導致生產投訴。
上司會改判此批會有上司的考量,依據實際情況而定,有的與客戶溝通,有的與生產溝通,挑選等等,均是限此批。所以,在發現不合格後,雖然上批被改判,但應該同樣地開單,拒收。